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0:05    次浏览
新疆网讯10年前,这里沙丘连着沙丘,是一块不毛之地。10年后,这里树木参天,鸟语花香,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。清晨,暖暖的阳光洒在了木垒县雀仁乡地处沙漠边缘的一处林间休闲区,方志强匆匆吃过早饭,肩扛铁锨、身背水壶向沙漠深处走去。方志强今年54岁,他在这个沙漠边缘居住了11个年头,他的妻子石玉萍说,方志强犟得很,他想做的事谁也拦不住。方志强站在沙丘上,望着规划整齐的林带十分感慨,他说:“实在不容易,这儿的树全是自己栽的,栽上以后这儿的风沙就全挡住了,现在果树都已经挂果了,把各种鸟也招来了。”妻子石玉萍说:“现在有白杨树1000亩,有果树200亩,还有西瓜、甜瓜50亩。还有红嘴雁1300多只,蛋鸭500多只。”方志强以前搞过农副产品收购生意,积累了上百万元资金。2005年他放弃生意,瞄准了木垒县雀仁乡当地沙化严重的一块土地,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。起初,在这里创业有多难?方志强坐在沙丘上指着远处说:“当年这里全是黄沙,黄沙上面连根草都没有,当时自己睡觉的铺,早上搭上下午就是一层厚厚的沙子,一觉醒来,头上全是沙子。”沙漠和雀仁乡的农田基本相连,最远的也不过一公里,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创业有啥前途?朋友、亲戚、家人非常不理解,都持反对的态度。“几乎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投在这个树林子里面了。”女儿方婷说。儿子方磊也说:“种这个树干啥,一点收入都没有。”雀仁乡风大,沙化严重,头一天种的树,第二天就被风刮倒,就这样不知折腾了多少次,荒芜的沙漠中终于出现了点点绿色。方志强经过十多年的付出,大家终于看到现在的治沙成果,当时存有疑虑的亲戚、朋友、家人都被方志强这种倔强的精神所折服了。儿子说:“现在树长大了,风沙没有了,种的蔬菜、瓜果、麦子也有收入了,现在,我才觉得我爸真有远见。”20多万株树,犹如沙海中的世外桃源,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。妻子石玉萍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本子,上面记录了一串数字,方志强到现在防风治沙一共花了450多万元。过去黄沙漫漫的沙丘如今已是绿意盎然,树木参天,方志强就是要通过沙漠造血的模式来治理沙化,规划一个沙漠绿洲旅游、沙漠文化、种植养殖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宏伟蓝图。